谁都知道机动车是我们身边最大的PM2.5污染源。但是,你会因为要少排放PM2.5而停止开车吗?
作为一名环境媒体的记者,我积极倡导公交出行。但是,每到限行的那一天,我又会格外纠结。从家里到报社有几种选择:坐地铁,需要先走路15分钟,坐1号线倒5号线,出来还要坐3站公共汽车;直接坐公交汽车,要走上半小时,才能到达公交站;打车,最不靠谱,半小时能打个车就乐得蹦高了。总之,不管采取何种方式,一个小时是到不了单位的,不精疲力竭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!
而不限行的时候,我肯定会开车。因为开车上班不足半小时,而且不会汗流浃背、不会被挤成“照片”。当面临开车还是坐车的选择时,从意识上,愿意选择公交出行;而从行动上,只能选择开车。其实,抱有这样想法的人绝对不止我一个。原因在于,现在的公交还不够便利!还不能吸引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!
今年春节期间,在香港自游行了几天,出行基本上都是公共交通。香港的轨道交通很发达,1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有十多条线路,共计218.2公里。几乎想去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乘坐轨道交通到达。香港轨道交通的一些细节让人感触颇深。
从深圳入香港界,乘坐的是罗湖——尖东线轻轨列车。有一个车厢很特别,除了进入车站正常刷卡付费以外,进入这个车厢还需要再次刷卡进入。也就是说,选择这个车厢的乘客需要缴纳双份车费,这个车厢相当于VIP车厢。当然,由于车费双份,这个车厢里人会少些,一般情况下也会有座位,乘车环境相对优越。由此想到上下班高峰时段的北京地铁。很多线路始发站就爆满,有些中途车站根本上不来。即使千辛万苦地挤将上去,下来也定是狼狈不堪。试想,如果有几个VIP车厢,或许能够让更多有车一族选择放弃自驾车而乘坐地铁出行。
香港地铁的另一大感受是换乘方便。在地铁里,换乘不需走很多路。一般来说,下了这条线的地铁,对面就是要换乘的另一条地铁线路。仅仅几步路,方便之极。转乘轻轨等其他轨道交通工具,也只需上下电梯就可以实现。而北京的地铁相比较起来就“老实”多了。一号线下来,对面还是反向的一号线。每条线路都是如此。上海、广州的地铁也基本上是这种思路。而这种“老实”的结果就是,如果你坐过了站,可以下车就到对面坐回去。但如果要换乘,必须花费很长时间。少则五六分钟,多则近20分钟。问题是人们都知道,误坐过了站的人不会有几个,而多数的人都有换乘的需要!
体会最深的是在今年北京国际车展期间,为了响应首都公安部门公交出行的号召,同时也了解到顺义新国展新开通了地铁,笔者决定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前往北京车展。从笔者住所出发到国展,要分别乘坐地铁1号线、10号线、13号线、15号线。一共16站,列车运行时长约半小时,而全部行程下来却花费了近一个半小时。其中,多半的时间都是行走在换乘的路上。
不可否认,城市管理者为了促进人们选择公交出行做出了很大努力。比如北京,为了吸引广大群众乘坐轨道交通,地铁、轻轨只要花两元的低票价就能畅行北京。而仅此一项,政府每年投入的补贴就达30多亿元。同时,政府也希望用政策限制机动车出行,比如每周限行一天、摇号限制购车等。而倡导公共出行的宣传也开展得如火如荼,不说铺天盖地也绝对是不绝于耳。但是,交通依然拥堵,汽车对于空气污染的贡献率有增无减。
怎样让人们更多选择公共交通?提供方便、舒适、快捷的公共交通是关键。希望有关部门能借鉴香港轨道交通的经验,多用些心思,多些人性化服务。在不断提高公共交通数量的同时,更多地考虑如何改善公共交通的质量和服务。